當今世界,國家之間的競爭主要是以科技為主的綜合實力的競爭。在各國大力發(fā)展高新技術的進程中,科技信息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科技信息的保密工作和保密意識越來越需要加強。在小平同志“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指導下,我國政府逐年加大對外科技交流和科研合作的推動力度,為我國科技進步提供了巨大動力。與此同時,改革開放30年來,有不少珍貴的原創(chuàng)性成果由于保密意識不強或者保密工作不到位,白白地流出了國境,被競爭對手利用,反過來又壓制了我們的上升趨勢。
全國政協(xié)常委、九三學社中央常委韓忠朝分析了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管理人員和科研人員缺乏保密意識的培養(yǎng)和保密能力的培訓,其表現就是不知道或者拿不準,究竟什么樣的信息屬于應該保密、而什么樣的能夠公開,無法識破外方別有用心人士的引誘啟發(fā)性問題的潛臺詞,等等。這些能力并非一個人天生就能具備,必須通過后天的學習和培訓來獲得。韓忠朝舉了這樣一個事例:20世紀70年代,日本的一個工業(yè)代表團參觀歐洲各國的汽車集團工廠,看到了歐洲方面準備生產的最新型汽車的藍圖,歐洲人略顯傲慢地對日本人說:這臺汽車他們在未來10年內還造不出來。潛臺詞是憑你們日本的技術水平,20年也造不出來!日方謙卑地請求將圖紙借去“欣賞欣賞”,歐洲人欣然應允。第二天日本人歸還圖紙,不久便回國了。在第二年的世界汽車展銷會上,歐洲人極其吃驚地發(fā)現日本方面的展臺上出現了當年藍圖上的汽車,從里到外幾乎一模一樣!在本次展銷會上日本人獲得了無數的訂單,而歐洲人只好帶著失敗的苦澀離開了。由于缺乏情報意識和保密意識,歐洲雖有技術、市場、生產規(guī)模等各方面的優(yōu)勢,卻很輕易地在商戰(zhàn)中敗給了擅長搜集情報并模仿的日本人。進入21世紀以來,世界各國的聯(lián)系更加廣泛,競爭也進一步加劇,中國處在經濟和科技的上升期,必然會讓發(fā)達國家感到競爭的壓力,所以發(fā)達國家也會用各種手段來打壓,以減弱中國崛起造成的“威脅”。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更應該加強科研情報保密的工作,以免辛辛苦苦得來的原創(chuàng)成果白白流失,為他人作了嫁衣。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科研機構和高科技企業(yè)都已具備了一定的保密意識,但是落實到保密手段上,就往往流于形式。比如,很多單位都同工作人員簽訂“保密協(xié)議”,規(guī)定了單位的秘密信息范圍和工作人員的保密義務,但是其獎懲條款內容空泛,可操作性較差,在實際工作中,一旦遇到員工有違反該協(xié)議的行為,就很難完全按協(xié)議內容進行處罰;有的單位雖然制訂了較為詳細的保密規(guī)范,規(guī)定了單位的保密部門和保密區(qū)域,要求員工不得隨意進出這些地方,但在平時缺乏落實,員工上班時間隨意串崗,進出保密部門和區(qū)域沒有登記也無人制止,很容易造成泄密;有的單位不具備自己裝訂材料的能力,在成果鑒定的時候將材料送到贏利性的圖文服務社去裝訂,結果在服務社的疏忽下,材料部分丟失,最后導致泄密。在對外交流和合作中,科技情報的泄露大致有以下幾種可能途徑:1.我國學者在參加國際學術論壇時,通過大會報告或會議投稿的方式,不經意間將本應保密的學術成果公布。2.外國學者來我國的研究機構或高校訪問,或者與我國的學者進行學術合作活動,我國學者在介紹自己工作情況或共同撰寫科研項目申請書時,將重要機密泄露。3.在向國際學術雜志投稿時,稿件被居心不良的審稿者退回,相關技術成果被對方竊取之后搶先發(fā)表。4.通過互聯(lián)網與同行交流內部的重要科技機密,結果由于網絡安全措施不夠嚴格,造成泄密,或者由于管理人員的疏忽,誤將需要保密的科研信息發(fā)布在互聯(lián)網上。5.在進行科技成果鑒定、或者項目開題專家討論會的時候,由于中間環(huán)節(jié)把關不嚴,造成本該保密的科研信息外泄。6.某些掌握科研機密信息的人在人才交流、留學、出國工作時,將科研信息一并泄露。7.個別利欲熏心的人,利用接觸科研機密的機會,出賣機密材料給外國間諜機關。其他的泄露途徑可能還有很多,這里僅舉出近年來比較多見的部分。從上述途徑就可以看出,對于科研信息的保密而言,由于保密的硬件技術不善而發(fā)生泄密的可能非常小,90%以上的泄密都是由于掌握秘密的人或有意或無意外泄而造成的。所以,加強各類人員的保密意識和保密能力的培訓,才是未來工作的重點。
韓忠朝提出四點建議。1.提高科技信息的保密意識和判斷能力。通過科研保密宣傳教育,使從事科研活動的研究人員和分管保密工作的科技管理人員懂得科研活動中的科研項目(課題)和成果,確實需要由科技管理部門進行其保密工作,提高科技管理人員在科研活動各個環(huán)節(jié)中的判斷能力和保密意識。對于在科研活動各個環(huán)節(jié)中產生的國家秘密事項,科研人員要主動到科技管理部門確定密級和審后使用。分管保密工作的科技管理人員應當在科研活動各個環(huán)節(jié)中發(fā)揮保密職能作用,真正認識到科研活動中的保密工作是科技管理的職能之一,也是科技管理人員的重要職責,自覺在參與科研項目(課題)立項、研制、應用和科技成果鑒定、歸檔等環(huán)節(jié)的科研活動全過程中,在產生、使用國家秘密事項的各項活動中采取必要的保密措施。要改變一些人科研項目要等成果鑒定時才確定國家秘密密級的傳統(tǒng)保密觀念,克服一些人把科研活動中的保密工作看成是科研人員的事,與科技管理人員無關的模糊認識。2.在科研活動的全過程采取及時有效的信息保護措施。在科研項目立項時就對其項目擬定密級。3.加強自主知識產權的保護。4.涉密單位制訂或修改本單位科研密件和密品的保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