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外廬(1903.02.06~1987.09.14)原名兆麟,又名玉樞,自號外廬,山西省平遙縣人。中國歷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1987年9月14日病逝于北京。
青少年時代,積極參加學生運動,1923年考入北京法政大學和北京高等師范學校,同時攻讀法律和歷史。
24歲結(jié)識了中國共產(chǎn)主義的先驅(qū)者李大釗,受到馬列主義的影響。1927年赴法國巴黎大學留學,經(jīng)成仿吾、章伯韜介紹在巴黎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主編過周恩來等創(chuàng)辦的《赤光報》。1930年經(jīng)莫斯科回國,與中共黨組織失去聯(lián)系。先后在哈爾濱法政大學、北平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校任教。1936年與王思華翻譯了《資本論 》第一卷。抗日戰(zhàn)爭時期曾在重慶主編《中蘇文化》,在上海香港主編《文匯報》副刊,并從事抗日救亡運動和抗日宣傳活動。1948年進入東北解放區(qū)。 [1]
歷任中央人民政府文教委員會委員、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主任、北京大學教授、西北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社會科學哲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所長、中國史學會理事、中國哲學史學會名譽會長等職。曾當選為第一、二、三、五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xié)第六屆委員、常務委員等。